11月25日晚间,万达酒店公告,公司完成出售芝加哥物业项目。至此,万达酒店集团已将其海外酒店资产全部清空。集团官方表示,未来公司发展会专注酒店管理、酒店设计及建设等方面业务,以轻资产模式运营,此次海外资产的出售符合集团的整体发展方向。
轻资产策略从何而起?
轻资产战略在酒店行业已然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万豪集团就已经分割成了万豪地产和万豪国际,前者拥有所有万豪旗下的地产,后者专注于酒店的运营。万豪在上个世纪就意识到重资产拖住了集团扩张的步伐,在经历资金链濒临断裂之后狠下心来分离了地产和管理的所属。在这之后,其他欧美酒店集团纷纷效仿,近些年来,希尔顿和凯悦也有了去资产化的进一步动作。
中国房价增速放缓之后,国内一些酒店集团也开始轻资产化的战略部署,把压在大楼下面的资金抽出来缓解现金流压力,或是转投其他增值快速的行业和项目。今年的六月份,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向上海锦江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转让5家公司部分股权,交易金额达1.6亿元,进一步推进锦江集团的轻资产战略。从2013年开始扩张海外地产版图的万达,也因负债居高不下,从2017年开始大幅出售旗下地产项目。
轻资产与重资产各自的优势
轻资产的优势不言而喻。首先,采取轻资产战略可以减轻公司的债务杠杆,现金流压力较小,风险更加可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或疫情等特殊时期,为了美化惨烈的现金流,很多集团都有相应的去资产的举措。其次,长线的轻资产战略降低了酒店集团的扩张成本,也有利于集团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从而使酒店品牌的扩张能够提升速度。万豪集团在分离资产与管理公司后,旗下的酒店从500家迅速攀升至7,000多家,并于2016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酒店品牌。
而重资产酒店集团的优势在于对酒店的绝对控制权,而且对酒店品牌和质量的维护相对全面。重资产地产集团下的酒店品牌,如:香格里拉、半岛和太古,尽管在全球酒店市场的占比较小,但能够在全世界声名显赫。但不难看出,许多以重资产为主线的酒店品牌主要依托地产项目的内容而体现其作用,而回头看看目前的轻资产品牌大多也是先由购买或租赁物业开始发家致富。
许多开发自主品牌的业主都有未来“品牌输出”的计划,但我们往往看到的不是以“酒店品牌”为核心的开发目的,不管是为地产配套或是被逼无奈按,这样的“目的不纯”就不太可能成功做出能够轻资产输出的好品牌。不论是轻还是重,在选择和规划前,企业应该对自身的核心业务和发展方向有个详细的评估和规划,并合理准备可复制拓展的线路,摆正心态,不忘初心。一味地“跟风”轻资产战略不仅无法健康发展,还有可能动摇项目和公司的长期成长轨迹。
——旅界、HotelNewsNow、盛联国际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