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酒店业最惆怅的公司,也许是亚朵。
作为一家曾经颇受资本青睐、从2014年开始拿了4轮融资的明星酒店公司,亚朵酒店在2021年第三次冲击IPO时再遇波折。
2021年6月8日,亚朵明确了登陆美股的意图、披露招股书,网传上市时间为7月1日——它似乎选了一个不错的时间段:今年上半年国内酒店受益于市场复苏实现大丰收,根据STR数据,7月中国境内酒店平均房价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3.7%,RevPAR恢复至97%,整体收入规模较2019年增长2.5%。亚朵自己也在在2021上半年收获0.71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9.6%。
但这没给亚朵带来好运气,6月30日,大量投资者收到了认购亚朵酒店股票订单被取消的通知。同一时段,有多家媒体爆料亚朵与其部分加盟商之间关系紧张、争执频频。
最魔幻的是,进入8月后,亚朵还卷入了“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被舆论指责违规制作房卡——而当该事件反转时,吃瓜群众却早已忘了之前被喷成筛子的亚朵。
很少有一家酒店公司,会在资本市场、行业关系和品牌形象上同时遭遇暴击。2021年的亚朵称得上“流年不利”。
当然,研究者关注的还是亚朵折射出的深层问题。1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1》,在提及亚朵时重心长地描述,“我们有必要研究住宿业上市瓶颈,推动问题解决。”
有研究显示,2015至2020年,除海航和OYO曾短暂冲击过酒店业格局之外,其他年份锦江、华住、首旅、格林四家酒店集团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CR4在46%到52%;而包括格林在内的其他酒店集团,被认为是区别于前三名的“第二梯队”。
事实上,上市难的选手基本集中于此,亚朵、东呈以及今年终于修成正果的君亭,都是其中一员。
中国酒店正在讲、以及未来还要讲的商业故事,主要是通过门店加盟来扩张体量、提升轻资产率,并在精细运营中达到营收和盈利双丰收。此次冲击IPO期间,亚朵被质疑的一个点就是其体量和盈利能力。
有分析者指出,2019到2021上半年,亚朵的总运营成本和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95.1%、97.5%和90.4%,这意味着亚朵酒店规模的扩张,并未带来边际成本的降低;而反观亚朵目前654家门店的体量,在业内也不算太大优势。
可供对比的是,华住集团在2011到2019年也有过一次体量的大幅扩充,但十年间其净利率从5.0%提升到了15.7%——这种关键指标的影响,是亚朵“第四空间”、“IP酒店”等故事无法替代的。
亚朵的窘境折射了一个现实:在疫情冲击的当下,“第二梯队”想凭一己之力打动资本、获取扩张的资源是越来越难,但巨头却越战越勇。有机构测算,从锦江、华住、首旅宣布的扩张计划来看,三家酒店集团在2021到2023年开业酒店数量年复合增长率,或将分别达到18.2%、22.5%、26.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可以揣测的是,有能力保持扩张的酒店集团,将迎来一个火中取栗的时代:2020年酒店业尽管遭遇疫情重大打击、酒店数量同比下降了17.5%,但单体酒店退出6.2万家,连锁酒店数量反而增加5.8%;单体酒店客房数同比减少18.8%,连锁酒店客房数量增加3.7%。
“疫情常态化”,可能会塑造一个强者恒强的时代。
也许是压迫感使然,第二梯队在2020-2021两年间纷纷与互联网平台联手:美团投资了东呈、小米投资了尚美、同程投资了珀林。但现在还很难讲,第二梯队能否通过这种方式讲出新故事。
当然,“烂泥路开快车”对扩张者来说也蕴含着风险:在此非常时期,加盟商会对酒店品牌寄予更多的期待,而这可能转化成更多的不满。以华住为例,从“管理加盟店净增加数”这个维度看,2011-2015年华住扩张迅猛,但其积压的问题在2016年有过一次爆发、引起了加盟商的对抗,其扩张速度在2017-2018也产生一次低谷。
幸运的是,最终华住穿越乱流、迎来了商业价值的迭代。但这样的问题,会否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酒店业重现?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上市的Airbnb,截止今年12月23日市值已经达到1088亿美元,两倍于世界第一大酒店集团万豪——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酒店业的规模故事早已谈不上性感,但似乎又没有新故事可以说。
唯一的宽慰也许是中国还出不了Airbnb:根据盈蝶咨询数据,酒店在我国住宿业中的房量占比,从 2016年的92.1%进一步提高至 2020年的94.6%,非标住宿依然无法挑战酒店业;而Airbnb的中国学徒小猪民宿,在今年9月拿到飞猪的战略投资,基本也不再具备成为Airbnb的可能。
或许对于时下的中国酒店业来说,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本文摘自:
搜狐文旅商业评论
Kommentare